福鼎新聞網訊(溫麗芬)山環水繞林擁城,只此青綠入畫來。
臘冬時節的福鼎,依舊滿目蔥蘢。層次分明的綠色從青山蔓延至鄉野、城市,其間雜糅了些許鮮艷亮眼的紅、黃等色,將桐川大地點染成了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。
綠染城鄉滿目新。綠色是福鼎的發展底色,多年來,福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,全面實施林長制,大力發展綠色經濟,打通“綠水青山”與“金山銀山”雙向轉化新通道,讓山更綠、水更清、景更美,推進林業發展優勢釋放出更多“生態紅利”,更好地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。
唱好“生態歌” 念好“綠字經”
綠水豐漣漪,青山多錦繡。
在福鼎,從山林到海島,從城市到鄉村,盈盈綠意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,良好生態帶來的幸福感充盈著福鼎的每一方土地。
而良好的生態,離不開林長制的助力。
2021年,我市全面實施林長制,建立市、鄉、村三級林長組織責任體系,分級設立林長,市、鄉、村三級全面聯動,層層部署、層層落實,切實履行保護森林資源屬地責任。經過一年多的推行實踐,林長制工作從“全面建立”逐漸向“全面見效”轉變,在生態修復、機制創新、森林景觀提升、資源保護等方面,均取得了亮眼的成績。
率先建立寧德首家野生動物救助站;引進螞蟻森林公益基金2000多萬元參與生態修復,種植紅樹林1000畝;引進金融機構參與林業生態建設,全國首單林業碳匯指數保險、全國首單紅樹林藍碳生態保護保險落地福鼎;率先在全省完成1883畝的互花米草除治任務;林業執法片區協作機制被列為全省十個試點縣之一……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“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”。在守護青山綠水,構筑生態屏障的道路上,福鼎一直常抓不懈——
堅持以“林長制”促進“林長治”,建立“林長+”模式,構建法院、檢察院、自然資源、農業農村等各部門協同推進森林資源保護共建共治格局;
突出綠化筑屏,重點抓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和海島綠化整治提升,筑牢沿海岸線生態屏障。去年以來,在沿海鄉鎮集中連片營造紅樹林3600畝,在崳山海島植樹造林3320畝、封山育林6800畝;
堅持抓打擊毀林開墾與抓松材線蟲病防控同步推進。去年以來,全市共辦理林業行政案件704起,查扣挖掘機67部,生態修復800畝;
……
守好“綠色寶庫”,筑牢“綠色家底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林地面積10.82萬公頃,森林蓄積量344.81萬立方米,森林覆蓋率62.65%,林木綠化率63.61%。
做活“林經濟” 打造“綠富美”
日前,2022年度福建省著名農業品牌及2019年度福建省著名農業品牌復評合格名單公布,福鼎黃梔子順利通過復評,蟬聯福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。
福鼎是“中國梔子名市”,近年來,我市做大做強梔子產業,出臺扶持梔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10項措施,積極引進精深加工企業,延伸產業鏈,推動梔子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。目前,全市梔子種植面積6萬多畝,初加工企業(合作社)147家,梔子鮮果平均價格2.2元/斤,較去年保持平衡,梔子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億元。
梔子產業的穩步發展是我市林業產業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。福鼎堅定實施“兩山”理念,立足梔子、福鼎白茶等特色林產品,做大做強林產業,通過美麗林業造就“綠富美”新模式,讓越來越多的福鼎群眾共享“綠色紅利”。
“在做好梔子產業的同時,做深白茶產業,積極打造生態茶山,引導茶企茶農按每畝30株的標準種植喬木樹種,在茶園步道及周邊種植中國紅櫻花、銀杏等彩化花化珍貴景觀樹種。”市林業局營林股股長張典銓說。
林下經濟也遍地開花。我市加大林權抵押、流轉和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培育力度,積極推廣林果、林藥、林禽等多種森林復合經營、立體經營模式,科學發展林下經濟。目前,我市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12.86萬畝,總產值達7.3億元,在建項目10余個,擁有林業專業合作社(家庭農場)120家,其中省級示范社1家,寧德市級示范社7家。
與此同時,我市大力發展“森林+”模式,推動森林與白茶、文旅、康養、生態教育等深度融合,打造出了一批環境優美、特色鮮明的森林康養基地,吸引了大量游客紛至沓來。截至目前,全市現有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1家、省級森林康養基地1家、寧德市級森林人家4家。
興綠惠民生 譜寫新華章
走進福鼎城區,處處樹影搖曳、林木繁盛,桐山溪由北至南穿城而過,綿延綠意順著碧波不斷延伸,漫步溪畔,目之所及,到處煥發著蓬勃生機。
綠色發展惠民生。近年來,我市著眼于群眾幸福生活指數的提升,著力將綠色元素大力植入城市建設進程,突出綠化靚城,持續建設以依山、濱水、面海、環灣為特色的城市綠色生態系統。并結合“春節回家種棵樹”、全民義務植樹,打造“十里桐溪”全省互聯網+義務植樹基地、最美櫻花園、生態茶園,提升森林景觀,扮靚城市顏值。目前,已建成市民公園7個,實現推窗見綠,人均公園面積12.2平方米。
與此同時,因地制宜,通過“見縫插綠”、拆圍建綠、破墻透綠等方式,積極打造口袋公園,不斷滿足更多市民的休閑娛樂需求。今年,一大批口袋公園陸續改造完成,極大豐富了城市的綠量和色彩,讓周邊市民抬眼可見綠地,出門可逛公園。
“福鼎綠化做得很好,到處都種上了各種林木,一出門就能感受到勃勃生機,看著讓人心情都好了。”說起福鼎的綠化,家住山前的市民張女士贊不絕口。
在高質量推進城市綠化工程,高品位打造城市生態環境的同時,我市還堅持以打造口袋公園、鄉村公園為抓手,打造具有不同生態區位特色的森林村莊,改善農村人居環境,服務鄉村振興,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。目前全市擁有國家森林鄉村5個、省級森林城鎮2個、省級森林村莊14個、村莊公園綠地80處。
擘畫新藍圖,開啟新征程。“今后,我們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持續貫徹落實林長制,扎實推進國土綠化美化、森林資源保護、林業產業發展,推動福鼎林業高質量發展,守護綠水青山,共建金山銀山。”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