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新聞網訊(王婷婷)近日,沿著C310白嶺線一路向前,嶄新的公路纏繞在山間,直接抵達福鼎市白琳鎮玉琳村。
“道路全長1.2公里,因修建較早,年久失修,路面破損嚴重,而且原路寬3米無法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。”玉琳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陳義潤說。今年,福鼎市交通局出臺新政策,提高農路建設補助,“交通補助加上多方籌措,資金仍有不足,我們決定采用‘工料法’建設路基部分。”
所謂“工料法”,即項目招采、管理權限等均下放至村委,經由村民代表大會表決,成立項目管理小組,自行購料、招聘工匠、組織施工、機械考勤及全程監督,簡化了設計、預算、財審等環節,大大節省了項目建設資金和時間。
據了解,在以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,項目存在全程耗時長、費用比重大、群眾參與度低、人、材價格差異大等客觀問題。對此,本次“工料法”直接雇傭本地工匠、村民,機械設備租賃、建材購置均通過比價擇優選取,用工、用料數量及單價定期進行審計公布。
為了“工料法”實施過程中公開公正,項目建設一方面實行專業監督,統一招聘工程監理人員,監督路面、路基工程,確保兩部分無縫隙銜接、建設有保障。另一方面,開展民主監督,由村委會委員、村民代表、鄉賢代表組成的項目管理組、審計組全程參與,監督用工情況、工程質量,保證材料采購及出入庫過程透明。
“這是我市首個以‘工料法’建設的交通項目,建設工期縮短至40天,總投資壓縮了約32%。同時,響應國務院‘以工代賑’政策精神,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,提升土地價值,為村集體每年增加年租金收入20萬元。”福鼎市交通局路長辦負責人鄭睿表示,下階段,將繼續在全市推廣道路建設項目“工料法”管理機制,促進項目建設省時、省力、省錢,減輕建設負擔。